2020-02-28
2020年2月2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据悉,此次遴选邀请专家从320项推荐科学研究进展中初选出30项进入终选,终选采取网上投票方式,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2600余名专家学者对30项候选科学进展进行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科学进展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根据得票高低,“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
一、探测到月幔物质出露的初步证据
二、构架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芯片
三、提出基于DNA检测酶调控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方案
四、破解藻类水下光合作用的蛋白结构和功能
五、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
六、阐明铕离子对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的机理
七、青藏高原发现丹尼索瓦人
八、实现对引力诱导量子退相干模型的卫星检验
九、揭示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其组装机制
十、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进展一:探测到月幔物质出露的初步证据
李春来研究组基于玉兔2号巡视探测获得的光谱数据,发现月球表面岩石含有可能源自月幔的低钙辉石和橄榄石成分,首次提供了月幔物质出露的初步证据。
进展二:构架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芯片
施路平研究组研制出一种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芯片,高效集成了目前主流的算法和编码方案,有望为构建更通用的硬件平台和推动人工通用智能铺平道路。
进展三:提出基于DNA检测酶调控的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方案
张学敏研究组发现了肌体对胞质DNA检测敏感性的调控机制,为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潜在治疗策略。
进展四:破解藻类水下光合作用的蛋白结构和功能
沈建仁、匡廷云等研究组解析了水下光合作用关键蛋白的结构,不仅有助于理解光能高效转化机理及其演化,也为人工模拟光合作用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进展五: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
柳延辉研究组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理念开发出一种高效、高通量实验方法,研制出一种具有极高强度和玻璃形成能力的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合金,为解决金属玻璃新材料高效探索的难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进展六:阐明铕离子对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的机理
周欢萍、严纯华研究组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创造性引入铕离子对,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循环消除了铅卤钙钛矿中的本质性缺陷,大幅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进展七:青藏高原发现丹尼索瓦人
陈发虎、张东菊等研究组鉴定发现青藏高原边缘的一块人类下颌骨化石属于1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表明早在现代智人到来之前,丹尼索瓦人就已经生活在青藏高原,并成功地适应了高寒缺氧环境。
进展八:实现对引力诱导量子退相干模型的卫星检验
潘建伟研究组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展开引力诱导量子纠缠退相干实验,首次实现对尝试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融合的理论进行了实验检验。
进展九:揭示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其组装机制
饶子和、步志高研究组基于一种优化的图像重构策略,成功解析非洲猪瘟病毒这个巨大而复杂的病毒,揭示了病毒结构及其组装的机制,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进展十: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张立源和乔振华等研究组首次在块体碲化锆材料上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并指出该量子化现象可能由磁场下相互作用产生的电荷密度波诱导,补全了量子霍尔效应家族的一个重要拼图。
【转自仪器信息网】